知名指挥家面对面授课!“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”把艺术大师请到学生身边

 
 
 
 
 
 
 

就此告别吧,水上的列车就快到站。开往未来的路上,没有人会再回返……”12月16日下午5点,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校区合唱社团迎来了一位熟悉的艺术大咖,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、国家一级指挥、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程晔正指挥着50名高二学生,跟随钢琴旋律完成三个声部的合唱。

 

艺术家亲自授课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
“一中的孩子很热情活泼,课堂互动也很积极主动,他们对唱歌有很大的热情。”程教授告诉,与自己在大学授课不同,这里的孩子们并不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,“让不会唱歌的孩子爱上音乐,让会唱歌的孩子唱得更好,能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成长,这就是我们的目的。”

据悉,按照中央、省委新时代美育教育的文件精神,结合“双减”工作的具体要求,由江苏省委宣传部、省教育厅指导,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、南京市教育局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主办的“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”公益项目邀请了书法、音乐、舞蹈、影视等5位艺术名家作为志愿者,在南京市遴选8所学校开展试点。其中“合唱系列普及课”由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、国家一级指挥、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程晔与江苏演艺集团歌剧院指挥、南京艺术学院特聘竖琴副教授孙舒彦领衔,该系列课程已经在一中江北校区开展了一个月有余。

前几节课,孙舒彦教授指导学生正确呼吸、正确发声,并且带领同学们分析乐曲以及各声部之间如何配合。本节课上,程晔教授带领同学们继续学习《亲爱的旅人啊》歌曲唱法,详细讲授在乐句中如何处理气息、怎样咬字发音。由于歌曲中主旋律穿插于不同声部,程教授强调主旋律出现在自己声部时应该加强音量,作为陪衬的声部则要适当减弱,不同声部衬托互补,才能将一首歌曲完美呈现。“不要试探找音,不要害怕出错。”面对有些害羞的同学们,程教授鼓励他们张开嘴巴,唱出声音,尽情享受合唱的乐趣。

 

学会用艺术的方式看待世界
“程教授和孙教授让我们的排练更专业、更细致,原来我们在歌曲上有一些细节没处理好,大师们就会点出来,让我们改正,通过这个课程我能更享受音乐。”高二(3)班许乐池同学说。高二(5)班的高冉冉告诉记者,通过这段时间艺术家们的授课,同学们从小声哼唱,到现在能全情投入、自信演唱,这种变化和艺术大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。

“‘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’项目给了学生与艺术名家持续对话的机会。” 南京一中江北校区音乐老师沈钰莹表示,艺术家们走进高中课堂给学生们授课,既能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方式,更重要的是能够点燃他们对艺术的热情,为他们的成长开启新的窗口。

据了解,本学期的“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”项目定位为试验性、示范性,以线下学校课堂教育为主、融媒线上互动学习为辅,推出书法艺术系列课、身心舞蹈训练课、春光电影教育课、合唱系列普及课、竖琴系列普及课五项课程。合唱系列课程鼓励热爱合唱艺术的同学自愿报名参加,不设门槛,旨在让学生们感受合作与唱歌的快乐,在繁忙的学习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艺术的享受。程晔告诉记者,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,不是简单的教会孩子一个艺术技能,而是教孩子怎么以艺术的方式看待世界。“任何事物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都是艺术,我们希望参与到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的这些孩子,在进入大学走上社会之后,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,面对世界有更多维度的思考和理解。”

 

来源:少年志融媒平台
文字:王雪瑞

编辑:二葵